阅读历史 |

第339章 在婆家显圣(1 / 4)

加入书签

次日。

邓世荣一家以及亲戚朋友们便一起乘坐班车回家过年。

邓允珍如今已经嫁为人妇,自然是跟着朱家人一起回松旺乡山心村过年了。

过年各种各样的事情是非常多的,比如说要打扫卫生,要做甜籺、灰水籺、饭心籺等过年必备的籺,还要供各路神仙。

在双旺乡,香火最多的一般是观音菩萨、华光大帝以及土地伯公,这是家家户户都要供的。

除此之外,还要供契爷。

这话听得几个小辈连连点头,一个个都在心里开始盘算起来。

从小到大带小冬儿最多的,不是她的爸爸妈妈,也不是爷爷或者外公外婆,而是她的大姑姑,因此小冬儿跟大姑姑的感情也是最深的,会这样问也不奇怪。

邓允珍没有藏着掖着,直接说道:“我说的这门生意,就是炸虾公籺卖。”

这就是县城赶圩人数能够破40000,沙河镇赶圩人数破30000,龙潭镇赶圩人数破27000的主要原因。

朱俊杰见自家老婆轻轻松松的就化解了大嫂这个有些“强人所难”的要求,嘴角不禁微微翘起。

在吃饭的时候,邓允珍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娘家的亲人,往年的这个时候,她都是陪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,可从今年开始,她陪的家人不再姓邓,而是姓朱了!

朱俊杰的为人还是很细心的,跟大哥二哥还有侄子们一起喝酒的同时,还时刻关注着自家老婆,看见她神色间的细微变化,就猜到她是想娘家亲人了。

朱俊杰补充道:“比如说我们松旺乡的圩日是三、六、九,而隔壁龙潭镇的圩日是一、四、七,东平镇的圩日是二、五、八,在乡镇摆摊就可以每天赶一个圩日,这样做虽然辛苦了一点,但客流量也是最大的,赚得肯定比在县城摆摊还要多。”

毫无疑问,等开吃的时候,邓允珍的手艺受到了所有朱家人的好评。

朱大嫂不放心的问道:“阿珍,炸虾公籺卖,真有这么赚钱吗?”

张秀萍安慰道:“你好好吃饭吧,大姑姑后天就回来了!”

简单来说,你信哪位神仙,你就找哪位神仙起福,让衪保佑你。

朱俊杰看向他那几个侄子侄女,说道:“你们满婶已经给你们说得很清楚了,打工是没有出息的,想要赚大钱,就努力把这小生意做好,等赚够了本钱,就可以做更大的生意了。”

与此同时。

甚至,如果条件允许的话,邓世荣还想在村里建风格统一的别墅。

朱二哥接话道:“那边的工厂工资高,但想进厂工作也很难吧?如果进不了厂,那工资再高也没用啊!”

邓允珍瞥了他一眼,笑道:“你小声一点,等会妈听到了可就不高兴了。”

朱老头子和朱老太太一直倾听不出声。

朱老太太脸色也是微微一变,她当然也希望她的那些孙子孙女们有出息,不用留在村里耕田种地,但她这大儿媳实在是没眼力劲,这事就不能再等一等,或者先跟阿杰商量一下吗?

当然,以上是广东以及其他地方的认契方式。

只有这样,才能跟得上那耶邓氏的发展步伐。

……

朱二哥有着和大嫂同样的想法,现在见大嫂愿意打头阵,他也就不急了。

朱二嫂看了大嫂一眼,她没有大嫂这么厚的脸皮,人家才刚嫁过来几天呢,就开这样的口,实在是太不应该了。

而认神与认物的,那每年都是需要拿祭品去供奉的,一般要等孩子长大结婚以后,才会脱契。

不过今年不一样了,朱大哥一家和朱二哥一家,都把家里的鸡鸭鱼肉带到老宅这边,和年迈的父母一起过年。

而且,除了购买家里用的必须品以外,做父母的肯定还要给孩子们带点小零嘴,比如买点水果或者糖果饼干之类的回去,让他们花个一块几毛钱去给孩子们买零嘴或者会不舍得,但只是花个一毛几分钱的话,大部分父母都是舍得的。

“我这是实话实说,妈才没有这么小气呢!”

见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,朱大哥也抛开顾虑,问道:“阿珍,说到做生意,咱家没人比得上你,你觉得他们几个适合做什么小生意?”

朱大哥也是狠狠的瞪了自家这婆娘一眼,他原本的打算是等吃完团圆饭,一会再找机会私下里跟自家的兄弟商量一下这事,没想到这婆娘这点时间都等不了,而且直接向刚嫁过来的弟妹开口,这实在是太操蛋了。

现在距离大规模前往广东打工还有几年时间,而山心村这边很显然就不知道去广东打工会这么赚钱。

这一波集资建校的风潮一旦到来,他们那耶邓氏作为双旺乡最有名的宗族,那肯定是要出一波血的。

这话听得儿女儿媳都一阵叹气,女人一旦嫁人,很多东西确实是不一样了。

邓允珍只是一时的情绪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